书稿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资助项目。分上下两篇,上下篇共十一章,包括“公民与公民教育概述”“民族地区中小学公民教育的意义与原则”“民族地区中小学公民教育体系构建”“云南民族地区中小学生公民意识调查设计与实施”“云南民族地区中小学生公民意识访谈调查分析”“研究结论与建议”等。书稿理论结合实际,致力于中小学公民教育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
书稿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资助项目。分上下两篇,上下篇共十一章,包括“公民与公民教育概述”“民族地区中小学公民教育的意义与原则”“民族地区中小学公民教育体系构建”“云南民族地区中小学生公民意识调查设计与实施”“云南民族地区中小学生公民意识访谈调查分析”“研究结论与建议”等。书稿理论结合实际,致力于中小学公民教育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
本书稿收录了作者创作的10部影视文学剧本:《小等》《天梯》《青春与梦想》《寂寨》《嫁衣》《七千年的名片》《兄弟血》《鬼头哥》《茶缘》《边城恋》,这些作品皆以湘西民族文化、民间风俗为题材,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昂扬民族奋发向上精神。读者对象为文学、民族学、民俗学等学科的研究者、爱好者、学习者。
托王是19世纪蒙古族著名政治家、教育家、经济学家、文化活动家和社会改革家。1853年他撰写的《和贝王谋生训谕》是蒙古族第一部经济学著作,包含其丰富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主张。《托王经济思想研究》一书是国际托王经济思想研究的崭新成果。
《蒙古族修辞学研究》(专辑一)收录“全国首届蒙古语修辞学学术研讨会”学术论文26篇,由赤峰学院图雅教授主编。涉及蒙古语修辞学的各个方面,比如蒙古语修辞学的审美的民族特点、现代蒙古语与修辞学的关系、出版物中存在的修辞学问题、中小学教材中存在的修辞学问题等等,内容丰富多彩。
主要内容:书稿共7章,分别概述了我国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裕固族和撒拉族等七个突厥语民族民间达斯坦(“达斯坦”在现代维吾尔语意为“史诗、叙事诗”,是口头传承的民间文学体裁)基本情况,具体论述了我国突厥语民族民间达斯坦的主题、母题、叙事结构和语言特点诸多方面的内容,提出了一些学术结论和价值判断,其在西北少数民族民间口头文化传承与研究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参考意义。
本书为“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项目编号:16LZUJBWYJ017)的部分研究成果。作者通过对我国现有的民办高等学校的发展现状研究,总结出我国现有民办高等学校的主要的类型和特点,最后通过分析我国民办高等学校发展过程存在的问题,以及其内部优劣势和外部机会与威胁,进而得出我国民办高等学校发展的科学合理的对策建议。其中对民办高等学校的发展现状研究,主要通过全国层面和各省份层面展开,通过相关方面的具体统计数据,对我国现有民办高等学校的发展进行整体上的认识和了解。
读者对象:教育学研究者
盘瓠神话传说在我国南方苗、瑶、侗等民族中流传久远,范围很广,特别是湘、黔边境沅水流域少数民族地区保存有盘瓠传说的众多文化遗迹和文化表征。本书稿作者通过长期田野调查和大量史料考证,详细展示了盘瓠传说的口传经典、自然景观、宗教仪式、传统生计、服饰文化等方面。文字通俗,兼具学术,可读性较强。
读者对象为民俗学、人类学、民族学、宗教学等专业的学习者、爱好者和研究者。
本书系云南大学新闻学院历年硕士毕业生的精选毕业论文合集之一,由《社区影像民族实践:摩梭文化的镜像自观》等五篇论文构成。
本书的大部分作者都将研究的目标锁定在传播中鲜活的要素——影像之上,具体的关照维度则选择了“民族”这一视角,使用人类学民族志等研究方法,通过对个体或群体的媒介行为切近的观察、描述和探讨,从独特的角度获得了深刻的启示、揭示了大时代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