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民族出版社网站

图书的编校质量是图书界和出版市场的一个热点话题。关于如何提升编校质量,业界一直存在一种看法:确立明确的专业分工,也就是将选题策划编辑和文字责任编辑区分开来。这种观点认为,在策划编辑和文字编辑不分的传统编辑模式里,编辑既要跑选题搞创收,又要应付诸多的编辑事务,难以静心编辑加工书稿,图书编校质量很难保证。策划编辑和文字编辑的分工,一方面能有效保证图书的内容质量;另一方面也能使文字编辑投入到案头编辑加工工作。因此,在出版社内部,“基于目标管理的编校质量控制模式,要求至少设置三个职能部门,即策划中心、编校中心和质检中心。其中编校中心只负责书稿的审稿、编辑加工和校对这三个环节,……策划中心、编校中心与质检中心三足鼎立的模式也是新时期出版发展趋势的结果……”①

 

    将策划部门、编辑部门和质检部门单独设立的做法,是许多出版社沿用至今的模式,它的确体现了一定的合理性和优势,如策划编辑和文字编辑各负其责,就使书稿质量的控制有了更加明确的责任主体,有利于出版社管理通畅、提高效率。此外,专职的质检人员的主要工作是严格按照国家制订的标准,对付印前的清样进行质量检查,把好出版前的最后一关,将书稿差错率降到最低。在此,笔者主要就策划部门和编辑部门的职责做一些探讨,质检部门的职责暂不做深入研究。

 

    作为一名出版社编辑,笔者经历了策划中心、编辑中心分而治之直到二者合并两个阶段,对于这两种管理的优点和弊端,笔者均有切身体会。笔者认为,在出版社纷纷集团化、出版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出版社尤其是大型出版社不应当形成策划中心、编校中心和质检中心三足鼎立的局面,而是应当将策划中心和编辑中心合并,这样一方面能提高编辑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方面也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书稿的编校质量。

 

    分而治之之弊。在转企改制之前,笔者所在的出版社有一个专门的编辑加工部,部门员工主要负责书稿的审读加工工作,也就是书稿的文字编辑。而策划组稿工作由另外的策划部门负责,他们是书稿的策划编辑。这种机构设置与前述观点十分相似,但经过实践检验,这样“分而治之”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

 

    首先,从策划编辑的角度看,他们只负责前期的选题组稿、建立作者队伍以及后期的营销推广等工作。面对繁重的任务,稿子交来后策划编辑很少有时间能够从头到尾先浏览一遍,而是直接就交给编辑部,他们只能从齐、清、定方面把关,而有关政治性、科学性、准确性、知识结构方面他们就无法深入检查了。这样导致的结果是,文字编辑往往在审读到一半的时候,发现书稿质量太差,不得不让作者做多处修改甚至退改,无形中增加了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例如,笔者原先在编辑部工作,曾审读过一本新闻类教材,策划编辑交来的稿件初看上去完全符合齐、清、定的要求,体例也很规整。但是当笔者深入加工时,却发现书稿中有严重的政治性问题,在与作者反复沟通后,只能将此部分内容删除。

 

    此外,技能只能通过不断实践才能提高,经验的积累非常重要。而策划编辑由于较少审读书稿,缺少编辑加工经验,这使他们在审读加工中经常遇到障碍。常有策划编辑问我有关章节体例如何统一,页下注如何规范,某句话是否通顺等问题。而我在详细回答他们的疑惑之后,总会加上一句:“多审读几本书稿你就明白了。”因此,编校质量与个人经验有直接关系,要提升编校质量,没有大量的亲身实践是不行的。如果只搞选题策划,在编辑加工方面肯定十分薄弱,只有让策划编辑踏踏实实加工自己的书稿,才能全方位提高书稿质量。

 

   其次,从文字编辑的角度看。编辑是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图书的思想文化内容要通过编辑的设计、组织、审读、加工等,才能完善和提高。在这个过程中,编辑既要考虑作者书稿修改的接受程度,又要考虑读者的需要,这是一个需要充分发挥编辑主体性的过程。如果一个文字编辑只是对书稿进行文字加工,仅对语句、格式等方面负责,他们对书稿的策划理念、选题意图及读者目标就很难把握,尤其是遇到非本专业的书稿,基本上只是机械地改改错别字,许多内容无法正确把关,甚至会曲解作者的原意。这种“匠人”似的工作方式自然无法提高书稿的内在质量。

 

   合二为一之利。现如今,随着市场上图书产品的增多,出版界竞争的加剧,以及数字出版潮流的强大,出版社越来越需要复合型人才。一本书由策划到组稿到编辑加工由—人负责的一条龙式做法,具有很多优点,值得引起重视:

 

   有利于形成整体把关意识,建立预防机制。书稿质量要从源头抓起,也就是要从选题组稿开始,自己的书稿自己负责到底。从最初的市场调研,到策划选题,再到寻找合适的作者,在这个过程中,编辑已经摸清了书稿的大致定位和读者对象,甚至已经拟定出书稿大纲。事先做好充足准备的图书面世后才能创造出良好的社会效益。在作者写作过程中,编辑要随时跟进,在适当的时候向作者要样张或目录,发现问题及时和作者沟通,让作者修改,这样既避免了书稿中政治性、思想性、知识性等错误,也提高了后期编辑加工的效率。好的预防机制往往比亡羊补牢更有效率。

 

 

  有利于加大编辑控制图书流程的自主权。在图书出版过程中,编辑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对书稿的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一部书稿从策划组稿到编辑加工全部由一位编辑负责到底,无形中就促使编辑产生强烈的主体意识,既提升了责任编辑在出版工作中的地位,也加强了他们的使命感和工作动力,他们将在工作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智慧。例如,编辑可以根据书稿的具体情况,如书稿的内容、读者对象、装帧设计等,对书稿的出版流程提出自己的建议,保证书稿出版更趋于合理化和科学性,从而达到提高书稿质量的目的。

 

    有利于形成市场反馈机制。读者是图书市场的上帝,是出版社的衣食父母,如果一个编辑只顾埋头看稿,不去了解读者的需求,那么他的书籍不一定会受到欢迎。当图书出版之后,编辑要与销售部门或市场部门形成互动,及时了解读者的反馈,避免“闭门造车”。熟悉市场反馈,一方面可以起到激励作用。残酷激烈的出版竞争将以“大浪淘沙"的方式迫使那些不合格的或跟不上时代的图书退出市场舞台,而那些以读者为本、满足读者需要的图书则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这种市场规律会大大激发编辑的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真正将把提高书稿质量作为己任。另一方面,熟悉市场反馈还可以起到指导作用,帮助编辑人员了解哪里还有缺陷,哪里还不完善,哪里要继续发扬,哪里还可以更上层楼……编辑只有充分分析总结这些信息资源,才能确定下—本书稿的目标和发展方向,由此从源头提升了书稿质量。

 

    有利于提升编辑的出版运作能力。出版社的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专业学识水平,对相关专业在国际、国内、过去、现在、未来的状况的了解,作者队伍的建立与沟通,以及营销渠道的搭建等,都是编辑人员的出版运作能力的体现。这种运作水平使得编辑人员有能力对稿件进行审读、评价,对稿件内容合理取合,与作者进行良好沟通,对稿件修改提出正确的意见和要求,这就在无形中使出版物的编校质量有了一定保障。试想,如果一个编辑只懂得策划营销而不懂审读加工,或者只懂得文字润色而对选题意图一无所知,这种不对等的工作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使最终产品形成断裂,无法保证社会效益。

 

    总之,书稿编校质量的提高除了要从思想上重视,杜绝“无错不成书”之类的观念,建立有效奖惩措施和考核机制外,合理的机构设置和流程模式也很重要。以上所谈的关于出版社策划部门与编辑部门的关系,主要是根据自己工作中的体会总结出来的,难免有其局限性和片面性,还有待广大同仁指正。(赵愫简)

 

注释:

 

  ① 刘苏华.出版社编校质量控制模式构建[J].现代出版,2013(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