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为《福建省少数民族古籍丛书·回族卷》的第一分册,选编了民国以前省内有代表性的、对后世有一定影响力的回族谱牒,加以整理、校点、编辑。这对于进一步了解福建回族的历史渊源、家族迁徙和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都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本书力求最大限度地保存古籍原貌,并按现代汉语规范标注标点符号,原文中的繁体字、古今字、异体字尽量改用简化字。
本书作为《福建省少数民族古籍丛书·回族卷》的第一分册,选编了民国以前省内有代表性的、对后世有一定影响力的回族谱牒,加以整理、校点、编辑。这对于进一步了解福建回族的历史渊源、家族迁徙和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都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本书力求最大限度地保存古籍原貌,并按现代汉语规范标注标点符号,原文中的繁体字、古今字、异体字尽量改用简化字。
本书收录的田野日志主要记载了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教育人类学方向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在田野经历中的见闻和感受。这些田野日志既具有田野性,又带有学术性,不仅表明了项目调查的经历和体会,也见证了年轻学子在教育人类学道路上起步的探索与收获。
本书对裕固族口承语言民俗进行搜集、研究,并从口承语言民俗的保护角度对裕固族其它传统文化进行了研究。
星算明辩部是作者多年从事民间星算,数术,并细心研究历算.星算.考查有关资料后写出的一本星算书,其文笔清晰,资料详实,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本书由著名俄罗斯蒙古学专家阿·马·波兹德涅耶夫19世纪多次到蒙古族居住地区进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代表作之一。此书分六部分,第一分、喀尔喀民歌研究,第二分、卫拉特民歌研究,第三分、布里亚特民歌研究,第四分、蒙古民歌,第五分、卫拉特英雄故事,第六分、游记等六部分组成。本书的翻译者为西北民族大学著名蒙古民俗学者额尔登别力格、阿力玛、桂兰、尼玛达瓦等多人翻译完成的比较成熟的作品。
浩齐特是蒙古古老的一个部族。1946年,当时的内蒙古设有东浩齐特旗,1949年建国时,把东浩齐特旗并入东、西乌珠穆沁旗成立了东联合旗后,浩齐特这个名称几乎从人们的视线里消失了。但这个并不意味着浩齐特部从此消失,现如今浩齐特不仅存在,还可以说人丁兴旺,香火仍旺。本书记录了1946年至2011年间的浩齐特部的一些重要人物及其他们的事迹,其中不乏早年参加革有些人后来成为锡林郭勒盟党政主要领导人物。通过描写人物事迹,反映出当年在锡林郭勒草原上发生的一些不为人知的历史事件是本书价值所在。语言优美顺畅和书中可以感受到的浩齐特部独特的民俗也是本书亮点之一。编辑整理者冲瓦先生本人就是浩齐特人,并长期在当地生活工作,甚至亲历过有些历史事件。
本书内容主要涵盖佛教、因名学、民俗、教育类题材,大部分内容曾在国内各大藏文报刊上刊登过。
搓梭人居住在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勐伴镇曼岗村,"搓梭"是自称,外族称他们为排角人。搓梭人有自己的语言,无文字。作者对他们的语言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全书分为六章:绪论、语音、词汇、词法、句法和特殊句式,附录包括词汇表、基本句子、长篇语料、缩略词表等。该书是中国跨境濒危语言记录描写的一种个案研究,希望能为中国跨境濒危语言遗产保护与研究提供参考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