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中国朝鲜民族史学会2019年度学术年会中所发表论文共16篇,内容涉及《朝鲜族在建设“一带一路”节点城市中的作用》《“跨界村庄”:基于经验研究的社会学“跨界性”视角探索》《朝鲜族乡村社会发展与转型刍议》《“一带一路”背景下朝鲜族学校三语教育若干问题的探讨》《浅谈超文本语境下“众包翻译”对中韩翻译的影响》等有关朝鲜族历史、社会、教育、语言文学等领域,这些论文紧跟时代脉搏,关注实际问题,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及现实意义。
本书收录了中国朝鲜民族史学会2019年度学术年会中所发表论文共16篇,内容涉及《朝鲜族在建设“一带一路”节点城市中的作用》《“跨界村庄”:基于经验研究的社会学“跨界性”视角探索》《朝鲜族乡村社会发展与转型刍议》《“一带一路”背景下朝鲜族学校三语教育若干问题的探讨》《浅谈超文本语境下“众包翻译”对中韩翻译的影响》等有关朝鲜族历史、社会、教育、语言文学等领域,这些论文紧跟时代脉搏,关注实际问题,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及现实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我们必须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之义。本书聚焦壮族优秀传统文化,探讨壮族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
本书是有关民文翻译学的应用型图书,是2018 年中央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专项资金-西藏大学英语语言文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我国公示语翻译研究经历了“净化语言环境”“语言环境建设” “标准的建立”几个阶段。2007 年、2009 年北京、上海先后公布了公示语地方标准,进而推进了国家标准《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通则》与《分则》,于 2014 年、2017 年先后实施,藏汉英三语公示语翻译研究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该书系西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最终成果,共分为五章,包括公示语研究文献综述和理论依据、西藏公示语汉英、汉藏翻译存在的问题、结合已经执行的公示语汉英翻译国家标准,拟提出西藏公示语翻译的汉英、 汉藏翻译地方标准参考译文等。本书对公示语的藏汉英三语的标准化翻译,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书尝试对韩中头部人体名词中较为重要的六组人体名词的词义转移情况进行认知对比研究,运用隐喻、转喻、隐转喻理论以及意象图式、映射、ICM等理论在第三章对这些人体名词的词义转移的取象特征及转移路径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总结。
本专著属于带有一定理论精神的文献研究,它力图经纬交错,在纵向梳理《蒙古秘史》这一民族典籍个案翻译史的同时,从横向对典型译本进行深入比较研究,与此同时在相当的高度上开展理论致思和阐发。
本书内容涵盖完备的项目管理基本知识,重点关注现实问题,并通过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写作方式来达到上述目标。本书包括启动项目、规划项目、监控项目、管理项目等方面的有关项目管理的基本知识。
本书主要介绍科尔沁草原17名名蒙医专家,其中包括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批名蒙医包金山(国医大师),金玉(国家名医),查干(国家名医),拉不杰,巴日各其5名专家,内蒙古自治区第二批名蒙那木吉拉,宝龙,等12名名蒙医专家.主要内容包括各专家简历,学术思想,典型议案等三部分.第二批专家按各专家的年龄排前后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