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作者在任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恰义藏大乘如意寺寺主和兼任龙加寺主持活佛时钻研佛教,一生为周边的信教群众及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做出了积极贡献,是藏传佛教觉囊派高僧大德,在青海和四川等地的觉囊派寺院有很高的信誉,文集中主要收集了上师自传、诗词、佛学讲义及理论阐释等等。
本书稿是对《宗喀巴论道之三要》的新解,书中重点探讨了出离心、菩提心和正见,同时对这三大主题形成、发展过程以及对藏传佛教所产生的影响。本书还依据宗喀巴大师著名的“五大见地善说”理论体系,纠正了当前对于“正见”存在的许多误区,力争还原宗喀巴学术思想中最为闪烁的正见之光。这使得本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原文为18世纪之藏文文献,由蒙古国著名学者特日比西先生直接译自益希班觉手写本,并且做了大量详细注释,对于益希班觉个人的研究以及了解青海地区历史不可或缺的文献资料。西里尔蒙古文版在乌兰巴托于2011年出版,现已取得国内出版的版权。正文八万字,附文献黑白图片,共约10万字。
译者根据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金刚经》,同时参考古代蒙古文版本,翻译成现代蒙古语。本书由序、导论、正文、附件和结束语几个部分组成。译文精确,通俗易懂,并且对名词术语做了较为详细的注解。
该书根据森格桑布大师所著的《般若经意释》和遍知竹巴白玛尕布所著的《现观庄严论弥勒佛经意》详细讲解了藏传佛教五部大论之《现观庄严论》的八品、七十义、一百零八法等所有内容。该书有望成为藏传佛教竹巴噶举派学习《现观庄严论》教材,预计能获得不菲的双效益。
中华文化促进会主持编纂、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四书五经语录》,以“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为原本,以提升党政干部的文化道德修养为目标,编选“四书语录”和“五经语录”各100条,各条并做“提要”和简明注释。该书为藏译版《四书五经语录》,汉藏对照,汉文注音。
该书是研究西北少数民族道德的学术专著。全书对西北少数民族道德的形成和发展、道德观念、公民道德、同情道德、交往道德、宗教道德、心态道德、跨文化沟通道德、爱国主义道德、民族道德与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关系、宗教信仰与民族团结道德等重要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全书紧紧围绕中华民族历史形成的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进行内容论述、观点建构、史料分析和逻辑证明,对西北少数民族道德问题提出了富有创建精神的新见解、新思想和新观点。体现了历史和逻辑、民族和国家、局部和整体、现实和过去的整体性和统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