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民族出版社网站
知名作者
刘立千
民族: 
汉族

刘立千(1910—2008),曾用名刘述璧,汉族,著名藏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特约研究员、西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兼职教授、四川民族理论学会荣誉理事、四川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翻译专业高级职务评委,首届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荣誉奖获得者,民族出版社原藏文编译室副主任、编审。


1719455062427656.jpg

《刘立千藏学著译文集》

刘立千 著

民族出版社


刘立千先生于1910年出生于四川省德阳县孝泉镇一个小商人家庭。少年在家乡读书,学名刘述壁。11岁小学毕业后因丧父而无力升学,被母亲送到堂叔刘功甫的私塾内读四书五经,学了3年后,因羡慕新学,到省城成都求堂兄刘宝臣资助升学,堂兄却将他送入堂叔刘雨田开设的私馆内继续读古书,后得到家中资助,入成都瀛寰中学(后改名为荫唐中学)学习。中学毕业后无钱升学,于1930年到重庆考入川康平民银行工作。在这里结识了潘镜心、黄钦哉两位佛教居士,产生了对佛教的兴趣,并拜他们为师学习佛学。同时常到长安寺听能海法师等高僧讲经。从能海法师那里得知西藏佛学(藏传佛教)独具特色,当时也有诺拉活佛、多吉格西等藏族高僧来内地宏传藏密,但因缺少翻译人才,语言隔阂,学法听经遇到困难,于是便决心入藏学习藏语文,从此与藏学结下不解之缘。

1933年底,辞去川康平民银行的工作西行,于1934年春到达川边重镇打箭炉(康定),经陈东府的引荐认识了藏族学者谢国安(藏名多吉卓巴,甘孜县绒坝岔人),并拜他为师学习藏语文。基本掌握了藏语文之后,便拜高僧为师学习佛法,从玉龚寺桑登堪布学习宁玛派教法,从萨迦寺扎巴堪布学习萨迦派教法,并上跑马山拜汉族高僧观空法师为师学习格鲁派教法。凡有喇嘛高僧来康定传法,都上门求教,噶举派教法即是从传法高僧白日钦则和贡嘎活佛学习的。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从而奠定了藏语文和藏传佛学的坚实基础。

1936年,作根桑活佛的翻译,跟随他赴成都传授宁玛派的根本教法《大圆胜慧》,并将此经译出,交由成都觉文社出版。后随根桑活佛到湖南长沙传法, 将《大圆胜慧》直译,改名《大圆满无上智》,由长沙佛学社出版。1938年回康定,与其师谢国安之女谢建君结婚,在康定安家。后经谢国安介绍,先后到康定师范学校和国立师范学校任教。1940年开始翻译第一部藏文史籍《西藏政教史鉴》(即《西藏王统记》, 由任乃强校注),在《康导月刊》连载。1942年,成都华西大学边疆研究所的李安宅教授入康考察,邀谢国安和刘立千到边疆研究所工作,他俩接受邀请,于1943年离康回老家孝泉镇,次年入边疆研究所,直至新中国成立。在此期间,他潜心钻研西藏历史、宗教和哲学(因明学),不懈探骊之愿,终获象罔之珠, 编写出《印藏佛教史》,编译了《续藏史鉴》,重新校译《西藏政教史鉴》,并翻译了《土观宗派源流》、《米拉日巴传》、《格萨尔王传•天界篇》等。

1949年新中国成立,成都随之解放,刘立千先生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投笔从戎,与李安宅夫妇及岳丈谢国安等离开华西大学,参军入藏,随解放军第十八军进入拉萨,参加西藏的和平解放事业。先在西藏工委研究室,后调到西藏工委统战部、宣传部、西藏军区编审委员会等单位,主要从事文件的翻译,并负责《拉萨周报》藏文翻译,创造了许多新的名词术语,为后来民族出版社等单位所采用。

1955年调到北京中央民族语文翻译局工作,后转入民族出版社,在该社工作了十多年,翻译、审定了 《毛泽东选集》、《红旗》杂志、《民族画报》、选题读物以及各种文件(汉译藏)。1972年因病退休,回到成都。1979年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聘为特约研究员,克服年迈体弱多病等重重困难,殚精竭虑,加紧工作。十年当中(1980—1990年),将旧稿重新审订,权衡损益,斟酌浓淡,并加注释,精益求精。并新注释了《西藏王臣记》、《卫藏道场圣迹志》 等,均已出版。1990年因患心脏病,工作量大大减少,但仍发表了《噶厦印谱译注》(1990)、《藏传佛教的宁玛派》、《从〈格萨尔王传〉看古代青藏高原上的部落社会》(1993)等。

刘立千先生一生致力于藏学事业和藏汉文化的沟通,他在青年时代即攻克了治藏学的两大难关——藏语文和佛学,并长期在西藏等地生活、考察,与藏族同胞联姻,对当地和藏族有着深厚的感情和较深的了解, 这为他从事藏文典籍翻译和藏学研究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他所翻译出版的藏文史学、宗教和文学名著,首尾圆合,条贯统序,译义精当,注释妥贴,堪称汉译藏文古籍之上品,藏学界有口皆碑。他所撰写的藏学论文以小见大,厚积薄发,不乏真知灼见。刘立千先生及其他汉族藏学家如张怡荪、任乃强、李安宅、王森、于道泉等与藏族藏学家如更敦群培、喜饶嘉措、才旦夏茸、毛尔盖•桑木旦、恰白•次旦平措、东嘎• 洛桑赤列等的学术研究异轨同奔,为现代藏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他的治学方法和治学经验垂范后昆,为汉族学者治藏学(尤其是汉译藏文典籍)树立了榜样。



文字来源:中国藏学网 

作者:杜永彬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