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民族出版社网站

长城内外都是家:“闯关东”圆梦第二故乡

来源:道中华

logo.png

  十几年前,电视连续剧《闯关东》火爆全国、反响巨大。该剧塑造了山东人朱开山一家去关外讨生活的艰辛群像,他们成为了近代重要移民潮闯关东的典型人物缩影。闯关东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个非常独特、影响巨大的历史文化现象,在世界历史上也是一次伟大的移民壮举。

  “闯关东不仅为以山东人为主的几千万华北人赢得了新的生存空间,也为后人积累了巨大的精神财富,生动演绎了长城内外的社会与文化互动,书写了一部移民的艰辛创业史。正是这长达三百年的关内关外移民浪潮,使得闯关东人,迁移到富饶的东北地区创业谋生,圆梦第二故乡。

▲“闯关东塑像。(图片来源:新华网)

携家带口关外

  清顺治八年(1651),华北平原发生非常大的旱灾,灾区主要集中在河北顺德府(今邢台市)、河间府、正定府(今石家庄市)等八个府。为缓解饥荒,清政府便允许灾民移民至辽宁的沈阳、锦州等地。顺治十年(1653)清政府颁布了《辽东招民开垦条例》:凡移住之农民,每月供给食粮一斗,每垧垦地给种子六升,垦民每百人贷与耕牛二十头,其中食粮、种子于秋收后,如数归偿。鼓励并动员关内包括中原地区的农民到东北垦荒居住。

  文献记载:顺治十二年(1655六月,自广宁(今辽宁北镇至山海关,流民络绎,问其所向,则皆曰:移居沈阳云。反映了当时移民实况。经过多年移民,辽东地区土地得以开发,人口大增,形成了辽东(以大连、丹东为中心)、辽西(以锦州为中心)、辽北(以沈阳、辽阳为中心)几个移民区,而移民主要来自今山东省。

▲《辽东招民开垦条例》。(图片来源:纪录片《闯关东》截图)

  康熙七年(1668),为维护东北固有风俗和保护八旗子弟生计,清廷下令辽东招民授官,永著停止,取消了招垦令,反而实行起封禁政策。故康熙八年(1669)以后,再移民山海关以东者,便被称之为闯关东了。然而封禁政策并没有束缚住老百姓奔寻幸福的步伐,此后闯关东者屡见不鲜,了近200年。

  鸦片战争后,清廷对边疆地区的控制日益减弱,沙俄不断侵蚀黑龙江边境,清政府采纳了黑龙江将军特普钦的建议,于咸丰十年(1860)在关东局部地区驰禁放荒,鼓励移民实边。而自1669年到光绪二十三年(1897)二百多年间,黄河下游地区灾荒连连,不是旱灾,便是水灾,清王朝无暇顾及灾民,破产农民不顾禁令,冒着被惩罚的危险入关东。从1860年之后移民东北,老百姓虽不用了,但习惯上仍称之为闯关东,直到光绪二十三年(1897)东北全部开禁。

▲纪录片《闯关东》片段。(视频来源:央视纪录频道)

  宣统二年(1910),关东总人口已达1800余万。而到1949年增加至近4000万,38年间,增加了2200万,光山东省平均每年就有48万人分别从陆路、海路涌入辽阔的东北大地谋求生存。


关内关外移民路线

  “闯关东以今华北地区及东北地区地图为主:

▲“闯关东”移民迁移路线。(图片来源:明清史研究微信公众号)

  海路:山东半岛沿海居民,以烟台、威海等为主要出海口,泛海到达大连、丹东,并进而延伸到东北各地;

  陆路:山东、河北、河南、山西各地群众经山海关出关到达东北各地,包括内蒙古东部地区的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呼伦贝尔市等地。

不同于以往移民潮

  “闯关东与发生在西部的走西口移民潮,多是清代以来自发的移民活动,少数则是政府招募行为。纵观历史上的移民方式,从南往北多为中央政府行为,如秦始皇夺取了鄂尔多斯、包头、巴彦淖尔等地,时称河南地,设置了44县,徙谪戍,就是政府将犯了罪的人迁移过来耕种,这是一种从南向北的移民,历史上类似这样的移民,在汉代、唐代仍有。但也有从北向南的移民,如匈奴在东汉末年时不断向南迁徙,一直迁到山西离石、临汾等地。北魏的拓跋鲜卑也从北向南迁移,迁到今天的大同后又南迁至洛阳。西晋末年、金统治末期等,都发生了因战乱,由北向南的人口迁徙,当然最出名的是北宋末年的靖康之耻,金兵南下,高宗南渡,中原居民大规模南迁。

  然而,历史上不管从北到南、从南到北抑或是从西向东、从东向西的迁徙活动,主要原因多为迁出地人口相对密集,自然条件无法满足他们的生产生活,而迁入地又恰好人口相对稀少。有趣的是历史上从南向北的人口迁徙,从未越过长城,闯关东以及后来的走西口则都是越过了长城的大规模自发移民潮。

▲济南“闯关东文化展览馆”塑像。(图片来源:中国网)

苦难与梦想同在的闯关路

  长达三百年之久的闯关东,孕育了闯关东精神,既是中国东北地域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在漫长的移民岁月中,一代又一代的闯关东移民们为了美好的未来前仆后继,体现着顽强拼搏的精神。是移民关东的鲜明特点,体现了中华民族先民积极开拓、穷则思变的创业精神。闯关东者用他们的勤劳和聪慧,在今天的东北(包括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四盟市)大地上创造出了让本地人都不敢想的生存奇迹,而这一切的背后,则深藏着许多辛酸的故事。

▲纪录片《闯关东》片段。(视频来源:央视纪录频道)


▲“闯关东”塑像。(图片来源:齐鲁网)

▲“闯关东”美术作品。(图片来源:明清史研究微信公众号)

  日本学者小越平隆所著《满洲旅行记》中记载:光绪二十五年(1899由奉天(今沈阳)入兴京(应是新京、今吉林省长春市),道上见夫拥独轮车者,妇女坐其上,有小儿哭者、眠者,夫从后推,弟自前挽,老媪拄杖,少女相依,踉跄道上,丈夫骂其少妇,老母唤其子女。队队总进通化、怀仁、海龙城、朝阳镇,前后相望也。由奉天至吉林之日,旅途所共寝者皆山东移民……”。生动地记叙了闯关东的艰辛旅途。

  许多闯关东移民挑起箩筐,一头放孩子,一头放锅子,前往东北地区垦荒。东北的冬天极为寒冷,路上常见有冻死者,海路乘船也会发生因人多而沉船致死者,甚至还有半路被虎、熊等野兽咬伤、咬死者。总之,闯关东之路充满了凶险。

▲闯关东人后裔讲述先辈移民之路的艰辛。(图片来源:纪录片《闯关东》截图)

  “闯关东移民扶老携幼、结队成群、相率逃荒于奉()锦()各属,以觅宗族亲友而就食,并可望异日开种荒地。他们凭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娴熟的种植技术,在东北地区开荒,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使得原先东北地区耕作技术水平有了较大改进,劳动生产率得到较大提高,促进了东北地区的发展。

▲“闯关东”路途上吃苦耐劳的移民。(图片来源:凤凰网)

  “闯关东至东北者多为山东籍的移民,有汉族,有回族等。1860年以后,由于朝鲜半岛大旱,许多朝鲜族民众也到关东地区谋生。东北地区原来的居民以及旗人,以包容的心态允许这些移民们进入本地,进入满族龙兴之地开荒垦地,最终融入当地,东北地区也成为他们的第二故乡。闯关东也体现着各族民众团结互助、和谐相处的人文精神,彰显了艰苦奋斗中的民族大融合。

第二故乡文化新面貌

  一部闯关东便是一部民族融合史,大批闯关东移民在东北开荒并安家置业,中原文化的要素得以在白山黑水间生根发芽。至今,东北人的方言中仍保留了大量山东方言元素,又糅合着不少满语词汇,但听起来又和山东方言有很大不同,形成了新的语言元素。

IMG_264

▲哈尔滨关东古巷戏台。(图片来源:旅游日报网)


▲哈尔滨关东古巷。(图片来源:旅游日报网)

  东北民间产生的文化娱乐等活动与闯关东移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脍炙人口的东北二人转便是代表,它起源于河北地区的莲花落,随着闯关东移民,产生了诸多表现当时闯关东场景的二人转作品,如《跑关东》《一枝花捎书》等,经过不断发展,深受观众喜爱。随着关内移民的脚步,中原各地的民间习俗等也深入关外;东北满族传统婚俗盛行收继婚,中原移民则对这一习俗进行抵触,在与汉民频繁交往中,最终满族逐渐取缔了收继婚的陋俗,实现行辈不一,不准通婚;中原的丧葬习俗、饮食习俗、传统的义利观等精神传入东北,对东北原住民产生重要影响,改变着东北地区原先的习俗。在这个过程中,各族民众相互影响着对方,共同迈向更好的生活。

  “闯关东大规模的移民潮,促进了内地与边疆人口的流动,体现着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交流互动,第二故乡也成为民族交流融合的重要见证。正是这种各民族间的相互包容、成就,成为今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实证。

作者简介:

刘忠和,包头医学院教授,历史学博士,移民文化研究者,内蒙古史学会理事、包头史学会理事、内蒙古党史学会常务理事、内蒙古自治区昭君文化研究会理事;包头博物馆理事会理事等。出版学术专著1部,主编图书1部,完成内蒙古社科规划办课题1项,已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监制 | 杨新华

统筹 | 刘佳 胡俊 康坤全
采写 | 张爱龙
编辑 | 郭晖
制作 | 胡琪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