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在推动古文运动时说:“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我们需要先看一看出版业要“破”掉什么。在我看来,要“破”的是以纸为中心的出版理念。我们通常说到数字出版的优势,往往从介质的更新上考虑问题,比如便携、存储量大、多媒体这些东西,这是非常片面的理解。移动互联网所打破的是以纸书为代表的知识凝聚与传播方式,打破的是以书面文字为代表的阅读思维,今天“知识”与“文字”的定义变化使纸书的根基产生了动摇,如果还绑在书是“一本本”的传统概念上,怎么能看到未来?
在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所有的信息不对称都已经或者逐步被打破,信息本身与信息理解都唾手可得,这时候的“知识”定义就成为信息的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
那么,我们回过头来看,面对移动互联网所带给出版的“百年未有之变局”,出版业该如何应对?
技术无生命,内容有灵魂,信息应用正在取代信息获取成为互联网核心。只有“真正有用”才会“真正持久”。技术固然满足了我们的欲望,加快了内容传播的速度,但它并不是“欲望”与“内容”本身。事实上,信息越丰富、内容越庞杂,反而越需要专业人员的分类、整理、规范与引导,内容组织、加工的职能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只会强化,不会消失。信息只有经过人工的、专业化的选题、筛选、整理,系统化编辑后才可以成为“知识”,才可以应用起来。编辑与出版业,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将会产生远超以往的巨大力量。
一切的产品都是为满足用户需求而生的,无论阅读形态如何变化,内容依然为王。可见内容企业的玩法和互联网完全不同,互联网依托技术进步,以模式创新为主要发展形态。而内容商只需将自身的内容打造到极致,在不同的市场阶段“封装”成不同的形态就可以了。但是,坐拥内容不看变化也是不行的,我们看到的出版转型,其核心还是在内容上,只是需要适应变化去重构不同的“产品封装形态”。
上面我们谈了很多“破”的问题,那怎么“立”呢?很多出版人将目光投向了它所不熟悉的IT领域,所以,迷茫了。事实上,你只需要做好一件事:从内容出发,走向读者的需求。
具体怎么做?在我们尚且不能将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融会贯通之前,不如分别处理。我比较赞同2013年以来,以中信出版社、长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一批企业通过成立独立的数字公司“重构”数字出版体系的方法,这种模式具备如下四个特征:组织架构的移动互联网重构;回归内容本质;拥抱移动互联模式;打造新型的内容与平台合作伙伴关系。重构的基础依然在于内容能力而绝非技术能力,企业必须首先回答一个问题:是否在某个领域具备不可或缺的、持续的优质内容生产能力与集聚能力,而不是出了多少本畅销书。你需要检视自己到底在哪方面的内容可以打造“极致能力”。为什么要到极致呢?因为移动互联与社交网络会让一切透明化,你不做到极致就无法在该领域创建足够持续的影响力,就没有足够的支持人群,商业基础就像在沙子上一样没办法搭建起来。
虽然从表面上看,国内出版社面对移动互联网大多缺乏有效的应对之策。但实际上,中国数字出版的未来已经日渐明朗,虽然还有些“犹抱琵琶半遮面”,但毕竟即将“拨开云雾见青天”,我们只需要考虑三件事——用户、内容与变化。(胡晓东)